【关闭本页】
洪雪涛,男,38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内蒙古特检院赤峰分院机电设备检验三部部长。作为同时持有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三大类特种设备检验师资质的“全能型”技术专家,从业15年来累计完成检验任务4000余台次,发现重大安全隐患137项。连续多年获评特检院“年度先进个人”,荣获2018年“中国梦 劳动美”内蒙古自治区电梯检验员大赛个人及团体一等奖、2019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授予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被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自治区技术能手,被誉为特检系统的“安全卫士”。
一、技术攻坚:毫厘之间捍卫生命红线
1. 危急时刻的“定海神针”
2022年夏天,接到一架桥机发倾覆险情报告。该同志顶着38℃高温,攀爬30米桥梁,发现起重机主梁及支撑腿存在多处隐蔽裂纹,立即协助企业制定“局部加固+全程监测”方案。连续三天驻守现场指导修复工作,最终安全完成相关设备作业工作。
2.老旧设备检验的“破局者”
面对赤峰市老旧电梯“老龄化”难题,该同志以“啃硬骨头”的韧劲率先破局。2016年全区尚无系统化评估经验和统一标准时,他自制“三查三测”评估法(查历史档案、查运行记录、查隐患台账;测平衡系数、测制动性能、测电气安全),带领团队逐台攻克“高龄”电梯。在红山区某90年代商住楼检验中,发现电梯曳引轮槽磨损深度达2.3mm(超过报废标准1.5倍),钢丝绳断丝率达15%,立即推动更换全套曳引系统,消除困人事故风险。两年间累计评估老旧电梯312台,积累的大量老旧电梯评估经验,为老旧电梯评估导则的出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同时推动了让老旧电梯管理从“坏了再修”迈向“预判风险”的新模式。
3. 标准制定的“先锋官”
电梯限速器作为电梯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其校验长期存在现场检测无规范和判定标准模糊的问题。该同志历时两年攻坚,牵头编制内蒙古地方标准《电梯限速器现场校验规程》,统一了校验方法和校验判定条件,为电梯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同时,坚持检验现场即科研现场,经常性在实战中总结理论,累计发表论文10余篇。
二、服务民生:零距离守护百姓安全
1. 脱贫攻坚的“特种兵”
2020年,赤峰市某贫困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进入冲刺阶段,12栋回迁楼的32台电梯却因施工延误导致检验滞后面临交付危机。该同志带领人员提前介入施工现场,一步一步寻找问题,发现某电梯导轨垂直度偏差超2.5mm时,他立即召集施工方现场研判,手把手教工人使用激光校准仪,硬是把误差压到0.8mm以内。32台电梯4天即完成全项检验并出具报告,整改意见落实率100%。扶贫干部感慨:“你们抢出来的不是时间,是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2.安全科普的“传播者”
该同志常年致力于传播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将安全理念带到企业和社区。在企业,他将安全课堂搬到车间生产一线。针对起重机械操作盲区和叉车使用的安全隐患,通过相关部件现场讲解和模拟突发性断电、载荷偏移等紧急情况,让更多工人注重特种设备操作安全,多年来深入20家企业开展实训,累计培训特种设备操作人员200余名。在社区,构建“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普模式。利用电梯部件搭建“安全体感站”,通过层门扒撬阻力测试、平衡系数实验等互动方式,让居民亲身感受违规操作的破坏力,累计参加讲座10余场。
三、团队建设:薪火相传育精兵
1.人才培养传帮带
作为单位最早取得机电类三个检验师的人员,继续发扬特种设备检验“师傅带徒弟”模式。为部门年轻人员制定一人一策成长手册,为3名青年检验员量身定制培养方案,从理论教育到现场实操培养,截止目前已培养出检验师2人证,检验员5人证。
2. 应急保障的小分队
2020年和其他党员组建特检应急小分队,在重大任务中屡建奇功。在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赤峰分会场场馆保障中,带领队员完成20余台特种设备“体检”任务,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自2020年起,连续5年承担赤峰市“两会”特种设备保障任务。针对会议中心及人员宾馆住所使用的24台电梯,创新实施“三阶保障法”:会前三个月开展定期检验,保证电梯符合规范运行;会前一周启动“带载试运行”,累计测试300余次;会议期间派驻“党员监护岗”,实时监测运行数据。五年来,未发生电梯及相关人员被困事件,得到了相关单位的一致好评。
十五载风雪兼程,洪雪涛同志用游标卡尺般的严谨丈量安全底线,以共产党员的赤诚守护万家灯火。从林海雪原到两会会场,从扶贫车间到运动场馆,他带领团队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奉献”特检精神,镌刻在广阔的土地上。面对特种设备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趋势,他正致力于构建技术服务新模式,誓用一生坚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驾护航,为内蒙古特检院的卓立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