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本页】
2025年3月,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寒意尚未褪去,一场跨越350公里的技术驰援正在上演。内蒙古特检院锡林郭勒分院奔赴二连浩特市,协助开展起重机械与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检验工作。
千里奔赴:用脚步丈量责任
二连浩特市作为中国对蒙古国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城市,每年承载着千万吨货物通关重任。这里的起重机械与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保障口岸物流高效运转的"核心关节",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国门贸易畅通与国家形象。
接到二连浩特分院的协助请求后,锡林郭勒分院迅速响应,抽调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组成技术支援小组。他们携带专业设备,顶风冒雪驱车4小时跨越350多公里,第一时间投入检验一线。
技术赋能:以专业筑牢安全屏障
在二连浩特铁路货场、环宇国际物流园区等关键区域,支援小组与当地检验人员通力协作,运用起重机远程激光一体机、场车综合性能测试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对起重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及空载、额载、静载、动载试验和场车制动性能等检验项目展开"体检"。
政策引领:以技术指导护航高质量发展
此次跨区域技术协作,正是内蒙古特检院落实"全区一盘棋"要求、推动检验资源优化配置的生动实践。 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重点宣贯了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的《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通过"边检验边培训"的方式,指导企业完善设备档案数字化管理、操作人员持证核查等制度,解答企业用户对设备报检办理流程、注册登记、日常维护使用等方面的疑问,将法规要求转化为具体可行的安全举措。
锡林郭勒分院与二连浩特分院的密切协作,共同践行了特检人的初心,映照着"互帮互助、共护安全"的行业精神。在特种设备安全日益成为公共安全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这样的技术驰援不仅是兄弟单位间的携手同行,更是一曲以专业守护国门、以责任书写担当的时代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