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对接产业瓶颈 产学研协同赋能绿氢安全发展 —— 能源装备安全保障智能检测技术实验室科研项目推进会落地见效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2025-10-23 21次

【关闭本页】

   近日,能源装备安全保障智能检测技术实验室各共建单位召开科研项目推进会。会议以服务大型绿氢项目为导向,聚焦产业发展核心安全难题,通过“产学研检”深度融合,构建协同攻关新模式,为绿氢产业的高质量与安全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fileUpload (11)77.jpg


推进会紧密围绕绿氢产业化进程中的实际需求展开。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产业方代表,在介绍百万千瓦级风光储一体化制氢基地及长输纯氢管道建设进展的同时,精准指出了当前制约产业安全高效发展的四大关键难题。一是输氢管道焊接质量监、检测缺乏成熟技术方案;二是电解槽长期运行性能评估体系未完善;三是氢能装备腐蚀防控存在标准空白与技术短板;四是天然气产氢热值与安全环保要求需精确平衡。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推动绿氢规模化、商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针对上述难题,实验室共建三方快速响应,明确了优势互补的攻关方向。内蒙古科技大学将发挥其在断裂力学、无损检测等领域的科研优势,重点研究氢气对管线材料的长期影响机理,探索电磁超声技术在危险点监测和特殊腐蚀检测中的应用,并专项攻关密封性能、螺栓防松及焊缝质量等在氢环境下的变化规律。内蒙古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将依托其丰富的特种设备检验经验,主导绿氢装备安全标准研究与检测技术创新,联合开展纯氢环境下的装备检测验证工作,共同编制安全评估规范,加速推动研发成果向行业标准转化。

 

会议确立了“高校研发+企业验证+特检赋能”的高效协同创新机制。各方将加快科研项目立项与实施,着力缩短从“技术研发”到“现场验证”再到“标准转化”的周期,确保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见效。

 

会议强调,共建各方要秉持“开诚布公、三方共赢”原则,依托平台精准对接需求、整合资源,打破协作壁垒,凝聚创新合力,锚定“搞大动作、出大成果”的目标,实现合作价值最大化。

 

未来,实验室将持续以技术创新破解产业难题,为将内蒙古打造成为全国绿氢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区域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提供坚实支撑。